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,故脾胃乃后天之本。然而生活中的饮食不节、过食肥腻、忧思过度、偏食偏嗜、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。
脾胃的重要性
中医认为藏象学说认为:脾胃五行属土,属于中焦,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,所以说脾胃同为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认为人体的气血(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)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。又说脾胃是“后天之本”就是人生存的根本。
人从出生之后成长,长大以后学习、工作、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,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,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转化为气血能量。
脾胃的关系:
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。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,两者之间的关系是“脾为胃行其津液”,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,从而滋养全身,故称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。
脾主升,胃主降,相反相成。脾气升,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;胃气降,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。故《临证指南医案》说:“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。”胃属燥,脾属湿,胃喜润恶燥,脾喜燥恶湿,两脏燥湿相济,阴阳相合,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。故《临证指南医案》又说:“太阴湿土得阳始运,阳明燥土得阴自安。”
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,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‘如脾为湿困,运化失职,清气不升,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,可出现食少,呕吐,恶心,脘腹胀满等症。反之,若饮食失节,食滞胃脘,胃失和降,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,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。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;浊气在上,则生真胀。”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。
养好脾胃是“治未病”的关键
四季脾旺不受邪”,这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,如果我们的脾胃的功能旺盛,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危害。可以说,养好脾胃是“治未病”的关键。
生活中,我们常看到很多患有肝病的人,他们不是面黄体瘦,就是食欲不好、全身没劲儿……这是什么原因呢?从中医五行来看,肝属木,脾属土,如果我们肝气郁结,肝火太旺,就会出现肝对脾克伐太过的现象,导致脾气亏虚,出现食欲不振、全身没劲儿等问题。因此,我们在肝病时,先要养好脾。
《金匮要略》中说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,也就是这个意思。就是说,肝病最容易传脾,为了防治肝病,我们应“当先实脾”。“实脾”什么意思?就是“使脾气充实”,脾气充实,可以防肝病传给脾,也有利于肝病尽快痊愈。
观其一角而窥其全貌。从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中,我们可以看出,五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的关系,这种?系通常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说明。一脏有病,可以影响他脏,在时我们应同时予以防治,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说的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。”还有: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。”就是说,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善治没有发生的病。
中医“治未病”包括三层含义: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病后防复。
层含义:未病先防。意思是说,人应该在没有得病时候积极防治疾病的产生。能治这种没有病的病才是的医生。生活中我们如何防病呢?《黄帝内经》中给了我们详细的介绍:一方?是“顺应天时,天人合一”,做到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;另一方面是“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,以达到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的结果。
第二层含义:既病防变。得了病后一定要积极并预防其发生传变而加重。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。再比如说,糖尿病是现代人常得的病,其实本身这个病没什么大不了的,它的并发症才是真正可怕的。可是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既病防变的思想,导致糖尿病出现了并发症。
第三层含义:病后防复。病好后得防止它再复发。生活中,很多人有点风吹?动就容易感冒,反复发作,这就是没有做好“病后防复”的工作。
脾胃作为后天之本,对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思想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?
《金匮要略》在“治未病”中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,指出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,这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,如果我们的脾胃的功能旺盛,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危害。可以说,养好脾胃是“治未病”的关键。
生活中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,平时做到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及早预防,这样我们就可以“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!